活动预告往期回顾电子杂志
往期回顾

求是论坛之:"新常态"与创新型经济

主讲人:周文骞 教授 

     国家统计局10月21日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中国经济GDP的同比增长为7.4%;而其中第三季度GDP增长为7.3%,比二季度回落了0.2个百分比。对此,我们要怎样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5月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这个关键词就成为观察分析新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航向标。新常态的核心是经济增长的速度问题。以往三十多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上是两位数的增长,这在过去是属于“常态”。但是,近几年经济增速在下降,2012年和2013年为7.7%,今年估计在7.5%左右。也就是说今后经济增长不再是两位数,个位数增长成为一种“新常态”。经济增速由高速向高中速换档是有深刻的国际和国内原因的。
     从国际上说,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都不太景气。美、欧为了挽救经济滑落,提出了“再工业化”、“重生战略”等措施,同时贸易保护主义也越演越烈,这对于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的中国来说,无疑是增加了很大困难,再想依靠出口快速增长拉动经济的条件改变了。
     从国内看,以往依靠要素投入来拉动经济高速增长也遇到了瓶颈,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率、低档次的发展模式已走到了尽头。生态环境的恶化,人口红利的减少,资源的迅速消耗所带来的压力与日俱增,要素需求的边际增长已无法维持原来常态的增速。因此,我国的经济必须走向一个新的平稳增长的区间。
     新常态的出现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变化。首先,产业结构会由传统的低档次向中高档次转换,会产生一大批新兴产业,同世界高科技先进制造业接轨。第二,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以往经济速度下滑,政府通常会出手干预,采取强刺激的货币宽松政策和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当然,市场也会失灵,今后,政府只会采取定向、区间调控等微刺激。第三,以要素增量投入为驱动力向创新驱动转换,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趋势,使创新成为最重要的增长动力,这是一种内生力量,潜力无穷。低消耗,高效率,高质量的产业增长成为常态。
     在新常态的格局下,政府为了维持中、高速的稳定增长会采取许多政策措施。在调结构上,产业结构的升级,新型城镇化的展开,新的消费需求热点的更新,沿海与内地经济的均衡发展,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都在相继出台。在稳增长上,创新动力的培育和发展是关键。为使创新驱动经济成为常态,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加速应用转换是第一位的。由此,必须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科技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并在金融、财税上给予重点支持,如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等。
     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企业来说,也要适应新常态下的环境,积极走创新之路。一是要有创新意识,从经济发展潮流看问题,运用先进的大数据手段,设计企业的发展的未来,选用合适的技术手段,预测市场的供求趋势。二是要聚集创新人才。创新驱动一定要依靠人才。以往我们所提的人口红利,主要是讲我们人力资源既丰富又廉价。现在新条件下,讲的是人才红利,通过发挥人才优势取得红利。引进、培育,建立发挥人才的平台,以人尽其才;采取激励措施以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性等都是当今企业应当考虑的。三是要推动协同创新。现在一般企业创新能力不只是普遍现象,借用社会力量,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办法。第四,企业创新要有正确、合理的取舍,不能盲目出手,要根据自身与环境条件进行选择,以形成特色优势,最终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所在的区域环境也不可忽视,浙江各地区打造产业集群是很有成效的,企业在特定的集群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聚集效应,对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发展十分重要。
     今天来听课的大多来自企业,希望大家通过努力学习,在打造创新型企业的同时,把自己培育为创新型的企业家或人才,祝同学们学习顺利!(这是名誉院长周文骞教授在2014年秋季“国际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摘要,校友处杜美艳根据录音整理,2014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