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理论研究案例分析·经济理论与实务·策略管理·企业财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管理实务·高级资讯系统及电子商业策略
企业财务

增资扩股股东难觅

    湘财证券获准增资扩股的消息传出,不仅给一批小券商带来了希望,也给一批有实力且想成为中国证券行业“航母”类券商拓展了生存空间,一时间,寻找实力股东壮大券商资产规模又成为业内热门话题。
 
    但让很多券商困惑的是,急欲增资扩股的他们却难觅股东,剃头的担子一头热。除了少数券商无募股之忧外,相当部分券商不得不托人情找门路,对属下部门实行摊派制,甚至给予高额回扣四处拉关位。然而有额度无人出钱、募得到股募不到钱的事还是极为普遍。
 
    据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券商增资扩股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现金入股自然是最理想的方式,因其流动性最强,券商承销、自营、保证金不足都靠它,但愿意出大把现金者极少,有的地方甚至动用了政府首脑出面,让有实力的企业按一定的比例分摊入股。
 
    股权转股权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一些券商为上市公司承销配股时,垫付了大量的资金,股市下跌无法出手,变成长线投资,券商往往会借机要求将沉淀的部分配股转为上市公司对其增持的股权,而公司方面出于未来业务的考虑也只能应允。也有一些股东是因为券商无法偿还其逾期债务,被迫接受券商的部分股权作为补偿。
 
    以资产换股权相互支持。在1997-1998年券商重组的高潮中和后来信证分业脱钩时,不少券商收购了一批证券营业部,但因各种原因未能“钱货两讫”,原营业部债权人在券商增资扩股时顺水推舟地便成为其新股东。也有房地产开发商将其物业抵押入股,期待市道回升时再慢慢出售,反正物有所值,谁也不亏。
 
    设置千股着眼于未来。券商为显示其实力,会努力游说一批财大气粗的企业入股,有的企业只给予书面承诺入股,但资金何时到位遥遥无期,甚至根本不想出资。券商乐得借其名,企业乐得挂空名,当然他们是不参加分红的。
 
    另一种情况是为了在“人际关系就是生产力”的环境中游刃有余。有的券商出于对未来业务的考虑,将一部分股权赠给权力机构的派生物或相关人物,以感谢其鞍前马后的辛苦,此举是摆不上台面的,但却在默许中存在。
 
    至于为什么商券募股这么费劲,业内人士的普遍看法是,一,回报率太低。除少数券商年回报率能保持在30℅以上外,大部分券商的分红比例低于10℅,有的甚至5年未分过一次红。难怪一些股东称投资证券公司和拿钱打水漂差不多。二,相对于股本动辄5—10亿元的券商,一般股东投资几千万仅是一个基本没发言权的小股东,何谈对公司的管理能与其所见。对于那种“给人家钱玩”的投资,相当多的企业持否定态度,“除非我们能成为第一大股东,说话算数”,不少投资人只感兴趣于第一大股东的权利和其撬动的规模资产效应。三,限制自然人入股证券公司也制约了一部分闲散资金的出路。
 
    事实表明,诚信和效益仍然是证券业吸引股东的关键。在证券界这个朝阳行业,投资回报率远高于社会平均收益率,投资人理应蜂拥而至。但行业规范和自律行为的不足使一些券商的遵纪守法成为空话。这种状况若不改变,拉来的股东最终也会弃之而去。(本文原载《证券时报》,1999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