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求是沙龙:新质生产力

3月3日下午,求是沙龙第十三期在浙江省委党校文欣校区文欣大厦MBA3.0/DBA3.0活动中心如期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是“新质生产力”。本期沙龙由浙江省求是经济与管理科学研究院(求是科学院)与浙江省投融资协会联合主办,启承家国际教育科技、杭州年代学校等承办。

何栎校长出席并介绍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40多位来自各方面的专家、企业家等参加了沙龙,并围绕新质生产力及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直到晚上8时许才意犹未尽的结束。 研究员张渊主持了本次沙龙,多位研究员、省投融资协会有关领导等参加了本次沙龙。

 

 

何校长介绍了新质生产力的来龙去脉及过程,观念、概念、方法及经济发展的必然性、逻辑性,新质生产力的革命性、颠覆性、创新性等特点。指出,新质生产力就是先进的生产力,生产力包括生产者、生产工具、生产对象及其组合。新质生产力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性产业为基础的新科技、新管理、新生态、新经济、新趋势及相适应的“知本+资本+资本市场”的新生态。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9月考察黑龙江时首先提出的概念,所创造的新词汇。“新”、“质”和“生产力”,几个关键词(字)特别是其中的“质”字,内涵非常丰富,是神来之笔。从“八八战略”到“创新驱动战略”等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相联系,一脉相承,抓住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中最核心、最关键、最本质与最活跃的因素。对于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科技,特别是全球化、高科技、数字化以及逆全球化泛起等环境下,如何走出经济结构性的可能陷阱甚至僵局,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明确了新的前进方向,作出了最科学、最经典的概括。“质”体现了颠覆性、创新性、革命性的改变,言简意赅,直达本质;科学地洞悉了在新的环境下,生产力发展与跃升的“质”的改变的机会。可以说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的发展与重大贡献,也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进一步深化与操作化,提供了非常深刻、明确的创造性与实践性,成为穿越经济周期与中等经济收入等、实现新的趋势性、跳跃式快速发展的光明之路。

 

 

 何校长进一步从什么是经济与经济发展?什么是管理?以及经济的结构性、周期性、趋势性,到经济发展的高质量、高效率,新质生产力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性产业的概念、特点、底层逻辑,新质生产力及生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展开,并介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性行业与技术的新技术,新管理发展的一些具体情况。

何校长指出,今年的新春第一会,很多省都围绕高质量发展问题这个主题。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就是新质生产力,背后是人才,我们省委省政府直接就围绕三支队伍建设问题,直捣黄龙。人才的根本问题是科技、管理与责任问题,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如何转变观念,学习新知识,开创新局面的问题。

 

 

 

逻辑非常简单,既然是“质”的改变,就是不同于传统的思路、传统的观念、传统的方法。非常需要通过学习与培训等,提升看得到(观念)、讲得出(概念)、做得好(科学方法)新质生产力等的知识与能力,才能成就一桌桌“新质生产力"的“大餐”。否则,无论多么先进的生产工具与生产对象等等,烧出来的可能还是传统经济的格局;或者是穿新鞋走老路,实现不了新质生产力带来的高效率、高质量。只有劳动者有“质”的改变,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全面发展,构成整个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象当初“千家万户促翻番”那样,使我们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有质的改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独特道路。

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何校长从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的角度;更好地面对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基本问题;更好地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挑战;更好地推动经济未来性、前瞻性、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推动结构调整,穿越经济周期;更好地实现二个目标,推动中等收入的经济体向发达的经济体的跃升等等角度进行了讨论。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以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基本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同样是不进则退;如何进一步寻找新的经济驱动力,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等角度论述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重要意义。何校长还用一些详细的数据与真实的案例,比较了新质生产力企业与传统生产力的巨大差距。中国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存在的差距与基础面、基本面等等情况。

2023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26万美元,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与美国的8.29万美元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关键是企业的差距,是生产力水平的差距,是新质生产力的差距;何校长用一系列的财务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比较与诠释。如果进一步要实现二个一百年的目标,或者更进一步走出中等收入门槛进入到发达国家的行列,需要从目前GDP总量的17.89万亿美元,跃升到42万亿美元以上,按照现在的情况测算,需要净增加24万亿美元的GDP;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通过当前的经济结构包括传统的三驾马车、二大部类、三大产业、传统经济与新经济等情况及比较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到,需要依靠新质生产力,才是根本的出路。反过来,这对于每一个在座的个人或企业来说,也许也是非常巨大的、甚至前所未有的机会。事在人为,没有人有三头六臂?只不过是系统性的知识与方法不同的问题。

市场经济就是这样,好比各得其所的原始丛林,不同的知识,观念、概念、方法,被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自动定位在各得其所的位置上;不依靠系统性的科学知识,格局已定,很难改变。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除了顶层设计,政策、机制、环境、人才等等系统、协同推进。特别是人,人是生产力中的第一要素,我不反对引进人才,但更要考虑人的大多数;无论多么先进的科技或者生产工具、生产对象,都必须需要人来整合与转化,去利用及创造价值;否则,有可能同样只是一堆“料”。提升绝大多数人相应的知识水平与管理科学素养,特别是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观念、概念、方法等系统性的管理科学的水平,非常重要。人或者三支队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之纲;这一点,浙江省委、省政府非常有远见。

 

我们目前的教育水平都不低了,低的是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知识问题。提升这些,成本不高,收效与回报巨大。并同时会创造良好的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环境。引进少数科技人才,进行基础性研究、开发前沿性的科技固然重要,也是新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开发出来的科技成果要转化才有意义或价值;非常需要人或者说人的观念与方法去组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同时,对现有已经非常成熟的科技如何更好的应用与融合,空间更大、更具有操作性,这也是新质生产力的管理问题,也就是我们的MBA3.0/DBA3.0的知识体系等问题。如果按照传统思维、传统产业、传统生意人的思维模式去发展新质生产力,可持续性及风险都极大,也是不大可能取得成功的;这也是全球化竞争环境使然;聪明的、有钱的、甚至拼命的,满大街都是。要根本性的推动整个国家新质生产力的革命性、颠覆性的发展,知识与管理方法上必须与时俱进,甚至先行一步。因此,抓人促事,管理是纲。

 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现有的、已经普遍性的、新的科技或者生产工具、生产对象去改变传统产业,去创造新的组合、新的应用、新的商业模式,形成新的产业生态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更需要依靠管理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管理培训,系统性地去改变传统企业甚至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好像一个个厨师,怎么去利用现在丰富的食材,去打磨一桌桌更好的美味佳肴?各有各的做法?不同的管理,结果南辕北辙。

 

科技发展常常需要科技应用去推动,应用越多,竞争越大,发展越快;科技应用就是管理问题。过程中也会产生更多更大的科技需求,有效推动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三支队伍建设,其实质是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更好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产生良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环境与驱动力,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民战争,从而进一步推动科技的发展。产生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巨大动力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与良好生态,促进经济更上一层楼。何校长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想法。

 

 科技创新确实需要管理先行。苹果公司去年3832亿美元的营收,970亿美元的利润,接近3万亿美元的市值,可以说没有一个零件是自己生产的,几乎所有的硬件技术如芯片、显示屏等等都不是自己的发明,连采购、组装等都是富士康等给他弄的;现在,甚至一个中学生也可以依靠电子市场组装一台手机或者电脑出来。试想,苹果卖的是一部简单的手机吗?否则,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利润与财富?这就是新质生产力资源整合的结果,是新管理的结果。微软公司只是一个大学生开发了一个操作系统的源代码起步,通过新管理,形成了行业与生态的龙卷风,目前的市值也超过了3万亿美元,去年营收2119亿美元,利润723亿美元。而微软公司创始的同时代甚至之前,我们有公司已经有组织地开发出了操作系统,可以说比他们更先进与完善,后来怎么了呢?为什么结果大相径庭。也是新质生产力的管理问题。等等。马云先生自己说过多次,阿里巴巴起步时找了30多家投资者,都把他当“疯子”,后来为什么拿到了投资?

新质生产力,既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更是管理的结晶。就是说要总结国内外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通过新质生产力的环境、相适应的管理科学特别是战略管理科学的普及,转变,从基本的观念、概念、方法与科学能力的角度,去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成长性、科学性、广泛性、社会性的驱动力甚至人民战争,让更多的公司,通过管理创新能跑出来,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生态。

其次,新质生产力既然是一种生态,必须系统性的推进。一方面是“科技+管理+责任(市场痛点与需求)”的“知本”的驱动力生态。另一方面,创新科技、未来性存在很多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很多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以及资源的整合性(即可能是轻资产,微软的比尔盖茨就是一个三年级的大学生,乔布斯就用了一个车库),因此,必须用市场的力量,即构建相适应的“知本+资本+资本市场”的新的市场观念与生态。通过市场“知本”及价值与资本的相互驱动,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驱动力生态与强大力量,因势利导地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更快更好的发展。

何校长还进一步介绍了求是科学院多年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对管理科学的研究及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研究情况。简单地介绍了新质生产力的生态系统,“道、法、术”,思维导图等理论体系、基本定理与一些基本方法,从MBA/DBA到MBA3.0/DBA3.0的一些基本情况。

 

  

在沙龙头脑风暴的环节中,各个与会专家、企业家也积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联系实际,提出了很多问题。求是科学院将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尽快推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各种培训模块,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求是院秘书处